关于做好假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景德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发布时间:2025-01-20 09:43:48
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假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推动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开展,切实帮助广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假期生活,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
各学院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假期前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决守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底线不放松。要开展“四个一”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即:开展一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专题讲座(心理教育中心)、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活动(二级学院)、组织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家访活动(二级学院)、发出一封指导学生寒假学习,生活的家长信(心理教育中心),重点强化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二、关注重点群体,加强心理追踪。
各学院要坚持“心理育人工作离校不离线”的工作原则,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特别是分散实习学生实习工作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重点人群“一生一策”跟踪管理。针对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的学生,学院动员至少1/5的教职工(不含辅导员),落实与重点关注学生一对一结对包保责任,确保所有参与结对的教师知责任、知学情、知动向。寒假期间结对教师每周要与学生或家长进行至少1次通话联系,返校前与家长进行1次充分沟通,并填写谈话记录表(附件1),及时掌握学生动态,防止假期不良影响成为开学初极端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三、加强留校管理,抓好危机预防。
各学院要严格履行学生留校审批登记手续,做好假期留校学生管理,压紧压实主体责任。院领导要下沉一线,加大校园巡查力度,重点加强易发极端事件区域的监控巡逻排查防范极端事件发生风险。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要走访每个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和掌握留校学生心理动态和诉求,开展好“万师润万心·大走访大谈心”,并填写谈话记录表(附件1)及“万师润万心·大走访大谈心”活动记录表(附件2),及早疏导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扰,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切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干预、早控制”,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四、做好协同联动,加强家校共育
寒假期间,各学院要根据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组织教师通过上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针对性进行家访,做好重点学生优先家访工作,做到以心交心、以心换心,重点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思想动态、亲子关系等内容,认真听取对学校管理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做好跟踪辅导、危机干预,及时介入疏导援助,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填写谈话记录表(附件1),并做好家访情况记录台账(附件3)。
五、广泛宣传普及,畅通求助路径
心理教育中心寒假期间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假期安全提醒、假期心理调适指南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安排假期生活,各学院要积极转发到家长微信群、学生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留校学生,学院要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要引导学生在紧急状态下积极寻求老师、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必要时可拨打老师电话或者966525、12355等心理服务热线电话,发挥心理热线在稳定情绪、化解矛盾、危机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积极作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学校发展稳定,请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压实压紧。请各学院于2025年2月20日前将谈话记录表、“万师润万心·大走访大谈心”活动记录表、家访情况记录表、假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材料报送至心理教育中心,其中,谈话记录表只需要报送电子版,其他材料需要报送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报送邮箱:JY_xinli@163.com,邮件名为“学院+假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材料”。
心理教育中心
2025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