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理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9-22 00:00:00
人际关系的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社会交往的规律,总结出的关于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下面主要介绍社会交换理论和人际关系PAC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是采用了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交往过程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它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是如何有赖于相互满足、相互强化而持续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霍曼斯?莱维特。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实际上类似于商品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诸如赞许、声望、爱慕、服务等精神商品的交换。在社会交换过程中,给予他人的东西对自己说来是损失,从他人得到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是受益。人们的行为都是以受益最大而损失最小为方向的。得到的益处、奖赏越多其相应的行为越会重新表现。人际关系就是个体或集体彼此寻求满足的需要状态。因此,人们能否相互吸引,人际关系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如两个人、两个团体相处,双方都感到收益(包括认同、赞赏、尊重、信任、物质等)大于或等于支出,关系则得以维持;若一方认为得不偿失,则吸引减小,关系逐渐淡化乃至中止。霍曼斯还用这种社会交换规律解释人的援助行为。他认为:援助也是期待将来得到社会承认和赞许的手段性行为,如果没有某种更大的利益,援助就不会产生。即使是不期待外在受益的援助,人们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满足了自尊的需要,这本身也是受益。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个代表者吉尔德纳还提出一种互惠性的规范,即应该援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应该给对方造成损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恩必报”、“以德报德”的意思。
社会交换理论揭示了人际行为中的(社会)交换规律,为我们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解释人际吸引的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社会交换理论对于人类行为的解释具有经济学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因而,不适用于解释那些大公无私和贪得无厌的人。
(二)人际分析理论
人际交往分析理论是由加拿大柏恩博士于1964年提出的。交往分析也叫做相互作用(互动)分析,这一理论用以说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角色认知对交往类型的影响。
1、基本内容
人际交往分析理论又叫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一是父母自我状态,用英文Parent的第一字母P表示;二是成人自我状态,用Adult的第一字母A表示;三是儿童自我状态,用Child的第一字母C表示。父母自我状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态度和行为而言。如果一个人对待别人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也就是说,此人处在一种“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独断专横,喜欢统治人、责骂人、训斥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自我状态表现为冷静、达观、理智、客观等。这种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儿童自我状态表现为像孩子一样无主见,任人摆布,爱感情用事,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发脾气令人讨厌。这种状态讲起话来总是“我不知道……”,“我猜想……”。
交往分析理论认为,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并不一致,而成人状态的思考和反应则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因此,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
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个性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2、PAC分析的应用
相互作用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成人自我状态控制自己,并以成人的语调和姿态来对待别人,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对方进入成人自我状态,使双方的交往协调、平衡。
国外一些企业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的教育和训练,目的是使受训者了解人际交往中自己和对方的行为是出自哪种自我状态的,然后争取消除心理障碍,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例如美国航空公司曾用影片作教材,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的教育。影片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女售票员接待两位男顾客,为他们安排旅行计划。后面一位女顾客等得不耐烦了,就破口大骂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和男人谈情说爱?”,女售票员的反应不是反辱相讥,而是把局面扭转到A-A模式上。售票员说:“对不起,你需要什么?如果你有急事,请和他换一下,我先给你办。”这一说,女顾客心平气和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事情就这样顺利地过去了。
二、男女生交往的心理学意义及其交往的艺术
(一)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于是,彼此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扩、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个性方面。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我们的心理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项交往更能丰富我们的个性。多项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保加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男人真正的力量是带一点女性温柔色彩的刚毅。
(二)异性同学交往的原则
尽管健康的两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诸多的好处,我们要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该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呢?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其次是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个迷人的小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此外注意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性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据此,高职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是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也尊重对方的性别。在与自己有好感的异性交往中,要尊重别人的感情,不可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强加于人;第二要自尊。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就能严格要求自己,维护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异性交往中,男同学要举止文明,女同学要稳重大方,最戒轻浮与矫揉造作;第三,心态自然。所谓心态自然就是说在异性交往中,举止言谈、情感流露自然而流畅;第四适度。所谓适度就是指异性交往的方式和程度要恰到好处,为多数人所接受。第五,自律。所谓自律就是指在异性交往中要有道德意志。在与异性交往时,一旦产生的某些欲望,要用坚强的毅力克制自己,自觉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异性正常交往的艺术
1、在异性交往中,不能带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目的,或带有性攻击的动机和强制性。
2、异性之间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要有一定的分寸感,才能使异性之间的交往安全可靠,友谊长存。
3、异性之间交往还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度,这是自己在与异性交往中保持永恒魅力的法宝, 因为一个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4、异性交往还应自信而坦诚,女生应自信而不浅薄,男生应自信而不轻狂。坦诚是异性交往的最佳艺术,坦诚的自我表露是建立友谊的重要品质,虚伪则会伤害对方而最终只能断送友谊。
5、异性之间交往要讲究礼仪和注意小节。在异性交往中,在形式上一定要讲究礼仪,要谈吐文明、行为良好,举止优雅,尤其要注意小节。男生在女生面前更不能不拘小节,行为放纵和言语鲁莽。女生在男生面前要穿着得体,行为端庄,切忌庸俗放荡,太过性感。
6、要克服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当发现自己喜欢的异性爱上别人时,要学会调剂由此产生的嫉妒失落心理,要及时摆脱低潮情绪的困扰。
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许多心理效应,这些心理效应对于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行动和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首因效应
首因即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指人初次对他人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鲜明、牢固,由此对以后的人际知觉及人际交往产生深刻影响。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往往带有片面性、表面性。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较普遍。有些大学生往往仅凭第一印象就轻易地对别人做出判断和下结论。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方式容易使人陷入人际交往的误区,是应当避免的。
(二)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以后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在注重第一印象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最近印象。一般而言,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则比较明显。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已知特征推出未知特征。根据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他方面就会退隐其后,从而被忽视。光环效应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十分常见,受其影响的大学生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毛病从而产生认知偏差,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白遮百丑”。
(四)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也叫定式效应,是指存在于人脑中的固有观念、固定化认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评价。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常会从原有的想法出发,按照事物一定的外部联系进行认知和评价,于是就产生了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在某种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做概括的了解,但往往会产生有害的偏见、成见,甚至错觉,从而导致认知的偏差。例如,我们会用地理分区来划分所属地区人们的性格特点,为其贴上标签。人们会经常这样说,北方汉子豪爽,南方男人细腻;北方姑娘爽朗,南方女孩温婉。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认知者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往往假设他人和自己一样,有相同的认知倾向,把自己的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由己推人。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投射效应。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人,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敌意甚至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